iPhone 17 系列模型機曝光

蘋果預計9月發布iPhone 17系列,知名3C科技YouTuber Tim哥搶先公開4款iPhone 17系列的模型機,並對其設計與規格進行詳細分析。

其中,也證實了iPhone 17 Air真的存在,且重量超輕。

此次開箱的模型機包括4款機型,iPhone 17(標準版)、iPhone 17 Air(或稱Slim版)、iPhone 17 Pro及iPhone 17 Pro Max。

儘管早期傳聞提到可能會有第5款iPhone,但目前僅看到4款模型機。

iPhone 17 Air部分:
這款輕薄版機型厚度僅5.5毫米,採用鋁合金機身,並配備單鏡頭設計,4800萬像素的後置鏡頭橫向排列,風格類似Google Pixel 9。

螢幕尺寸為6.6吋,支援ProMotion 120Hz更新率。儘管其輕薄設計引人注目,但部分使用者可能因手感過於輕薄而不習慣,「很輕,超輕,它真的比iPhone輕多了」,但「橫拿手握的時候,你會沒有一個吃力點」,可能不習慣。

iPhone 17(標準版):
外觀設計與前代iPhone 16幾乎一致,後置雙鏡頭維持直列排列。

然而,尺寸略有差異,導致與iPhone 16的手機殼不完全相容,「(新款手機)有一點點大的感覺,穿上去以後它在上面的部分啊,有點有點卡」、「下面孔位啊,對孔也沒有正確」。

iPhone 17 Pro & Pro Max:
這兩款機型的相機模組設計大幅改變,採用三鏡頭4800萬像素配置,模組面積顯著增大,甚至被形容為「超級安卓手機」的風格。

機身較厚,電池容量增加,並新增氣能式散熱技術。

側邊按鈕設計則與現有機型相似。

Tim哥表示,iPhone 17系列在外觀上有顯著變化,尤其是Pro系列的巨大鏡頭模組設計引發部分消費者的不適應,認為其裝上保護殼後更顯突兀。

此外,iPhone 17 Air的極致輕薄設計雖然吸引目光,但手感問題可能影響部分使用者的選擇,「很想說很期待,但是有點說不出來」。

 

 

資料來源: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50624/2984315.htm

iPhone 17 iPhone 17 Air iPhone 17 Pro iPhone 17 Pro Max 模型機

iPhone 17 首度搭載「均熱板」限定Pro款拚效能

隨著蘋果 (Apple)今(2025)年9月將推出iPhone 17系列,包含超薄手機 iPhone 17 Air和旗艦版iPhone 17 Pro系列,外型上則是鏡頭模組 有不小差異,日前有最新爆料並搭配照片指出,iPhone 17 Pro將會配置均熱板 (vapor chamber),解決動不動手機就過熱的問題,讓iPhone 17各系列做到差異化。

爆料大神Majin Bu日前在社群平台X曝光疑似為蘋果iPhone 17系列的手機內部照片,據了解內部消息人士指出,蘋果為增強手機散熱 管理能力,首次在iPhone 17 Pro、iPhone 17 Pro Max 引進均熱板(vapor chamber)散熱系統。

從照片可見,均熱板為模組化設計、以銅為表面,表面布滿細微通道,加上更大的覆蓋範圍,顯該款均熱板專為大面積散熱而設計,涵蓋範圍除了主邏輯板外,還延伸至一旁的相機模組 ,增加散熱效率與效能。

而該均熱版性能遠遠超過目前iPhone 16採用的石墨烯散熱設計,內部含有少量工作液體,隨著設備溫度升高,液體會在較熱的區域蒸發,並在較冷的區域凝結回原處,形成持續循環的散熱方式,如此一來使熱量更均勻地分布在設備表面,可更快地降低溫度。

他也提到,均熱板將專屬於iPhone 17 Pro和iPhone 17 Pro Max機型,因搭載A19 Pro晶片、加上擁有更大的內部空間,也具備更高的散熱需求,而平價版iPhone 17則繼續採用傳統的散熱設計。

 

 

資料來源:https://tech.udn.com/tech/story/123151/8827766

Apple iPhone 17 iPhone 17 Air iPhone 17 Pro 蘋果 iPhone 17 Pro Max 散熱

知名配件廠商搶先透露了 iPhone 17 螢幕尺寸

大家就算沒有用過,應該也都有聽過 Spigen 這個來自韓國的配件品牌,他們不只針對安卓各大廠的專屬機型推出相關的保護套配件,也有了不少 iPhone 的保護套和保護貼產品。

不過沒有想到這一次他們竟然意外搶先透露了 iPhone 17 的螢幕規格。

配件廠商意外透漏蘋果新機尺寸
蘋果即將推出的 iPhone 17 系列最近又有新線索曝光,而這次的意外提前走漏風聲的則是知名配件品牌 Spigen,他們在亞馬遜印度站上,不小心提前上架了自家知名的 EZ Fit 鋼化玻璃保護貼,並列出支援機型包括 iPhone 16 Pro(6.3 吋螢幕)、iPhone 17 和 iPhone 17 Pro。

這樣的失誤意外透露出一項重要資訊,那就是 iPhone 17 與 17 Pro 可能會採用相同大小的 6.3 吋螢幕。

雖然兩者可能會在面板規格上有所區分。

iPhone 17 系列傳有多項重大改變
回顧目前的 iPhone 16 系列,分別有 6.1 吋、6.3 吋 、6.7 吋,以及 6.9 吋。

而來到 iPhone 17 系列,除了標準版與 Pro 都可能升級為 6.3 吋,傳聞還指出,Plus 款將由全新命名的 iPhone 17 Air 取代,配備略小的 6.6 吋螢幕,至於最高階的 17 Pro Max 則會延續 6.9 吋設計。

整體來看,蘋果似乎正準備重新調整產品線定位與螢幕尺寸配置,讓選擇變得更有層次。

不過也有最新傳聞指出三星剛推出的超薄款機型 S23 Edge 在銷售表現上並不如預期,消費者的實際反應是否會間接影響到蘋果接下來的超薄款機型,也值得我們後續持續觀察。

 

 

資料來源:https://www.eprice.com.tw/mobile/talk/4544/5816377/1/#google_vignette

iPhone 17 螢幕尺寸 iPhone 17 螢幕尺寸 保護貼

iPhone 17睽違3年夢幻色回歸

蘋果新一代iPhone 17系列預計9月登場,傳聞陣容為iPhone 17、iPhone 17 Air、iPhone 17 Pro和iPhone 17 Pro Max。

據悉,這一代在外觀的最大變革,是機背改為「橫條相機島」,但唯獨基本版iPhone 17維持既有風格,對於不愛新造型的果粉來說,仍有熟悉的選項可選。

標準版iPhone 17也有望迎來果粉敲碗已久的「紫色」回歸,中國微博帳號「定焦數碼」和爆料客Majin Bu都在近日給出類似說法。

定焦數碼指出,基本版iPhone 17將加入一款淡紫色,機身也會比前代更輕薄。

Majin Bu則透露,蘋果正在測試紫色和綠色,最終可能僅擇一推出,其中紫色的呼聲最高,被形容為充滿活力與現代感的設計。

事實上,蘋果歷年來曾多次推出「紫色iPhone」,像是iPhone 11、iPhone 12與iPhone 12 mini,以及最近一代的iPhone 14系列(iPhone 14、iPhone 14 Plus為紫色;iPhone 14 Pro系列則是深紫)。

若此次爆料屬實,這將是紫色睽違3年再次登場。

儘管新色引發關注,今年基本版iPhone 17的整體升級恐怕有限,外界認為最有感的進化,應是終於告別60Hz螢幕更新率,邁向120Hz規格。

 

 

資料來源:https://3c.ltn.com.tw/news/62249

iPhone 17 iPhone 17 Air Phone 17 Pro iPhone 17 Pro Max 夢幻色 紫色

iPhone 17 兩款全新配色曝光!

蘋果迷們注意啦!根據最新的爆料,蘋果針對 iPhone 17 標準版(也就是非 Pro 系列)正在內部測試兩款全新機身顏色,其中包含了紫色與綠色。

傳 Pro 系列也可能推出天空藍配色

外媒指出,目前看來紫色版本呼聲較高,有望成為最終選擇方案.至於綠色,雖然也在蘋果的考慮中,但有沒有機會正為正式選項,可能就要看蘋果內部怎麼定案了。

不僅如此,對於藍色控的朋友也有好消息,因為外媒還提到,在 Pro 系列方面則有望新增一款天空藍的新色,為高階機種帶來一些年輕的清新感。

除了新色令人期待,最讓果粉們眼睛一亮的可能還是這次螢幕規格的升級。

根據本月稍早的另一個消息指出,iPhone 17 標準版與傳聞中要取代 Plus 機型的新款 iPhone 17 Air,終於將配備 120Hz 更新率的螢幕,在視覺體驗將會有明顯提升!

不過比較可惜的是,標準版機型們依然不會支援 Pro 系列才有的 ProMotion 自適應更新率技術,依照蘋果犀利的刀法,這項高階功能還是會繼續保留在 Pro 雙機上。

 

 

資料來源:https://m.eprice.com.tw/mobile/talk/4544/5816341/1

iPhone 17 Apple iPhone 紫色 iPhone 17 Pro 綠色 iPhone 17 Air

NCC曝50W MagSafe無線充電快充 iPhone 17支援Qi2.2標準!

兩款尚未發表的 MagSafe 無線充電器已經提前在 NCC 資料庫現身,根據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 NCC 最新公開的認證資料顯示,蘋果(Apple)似乎正準備導入下一代 Qi 2.2 無線充電標準,代表新款 Qi 2.2 款 MagSafe 充電器已進入量產前的認證階段,可能是為了 iPhone 17 提前準備。

NCC曝光Apple MagSafe Qi 2.2新款充電器

此次在 NCC 提前新曝光的兩款 MagSafe 型號為 A3503 與 A3502,分別搭載 2 公尺與 1 公尺長度的編織充電線,延續既有的白色磁吸圓盤設計,兩款機型分別已經通過現有 iPhone 機型測試。

根據蘋果官方送審的認證資料顯示,最高支援 15V x 3A 的充電功率,代表兩款 MagSafe 充電器皆支援 Qi 2.2 標準,為無線電力聯盟(WPC)即將推出的新一代 Qi 標準版本,也是承接 Qi 2.1 的技術升級款。

Qi 2.2 標準最大的亮點在於提升無線充電速度,根據 WPC 技術規格顯示,Qi 2.2 理論上可提供最高 50W 的無線充電功率,遠超目前 iPhone 所支援的 15W Qi 2 標準。

雖然 iPhone 16 系列已能在搭配 30W 有線充電器下透過 MagSafe 達到 25W 的充電功率,但 Qi 2.2 標準預期會替 iPhone 帶來更快充電速度。

Qi 2.2無線充電標準由蘋果領軍推動升級

Qi 2.2 作為無線電力聯盟(WPC)最新推出的無線充電標準,將替無線充電技術帶來一系列實質性的升級。根據規格,Qi 2.2 標準將提供以下五大優勢:

最高可達 50W 的充電功率,大幅縮短充電時間
強化磁吸對準技術,實現更精準的裝置定位
充電效率提升、減少能源流失與發熱
全面向下相容舊版 Qi 與 Qi 2 裝置
多品牌通用設計,提高跨品牌的配件兼容性

除了 MagSafe 充電速度提升之外,Qi 2.2 標準也強化磁吸對準機制與整體充電效率,並維持對舊款 Qi 裝置的向下相容性,對於追求便利與效能用戶會是實質升級。

雖然 Qi 2.1 曾引入與 MagSafe 類似的磁吸機制,目前來看蘋果似乎選擇跳過支援 Qi 2.1 的產品,直接投入 Qi 2.2 技術整合,代表蘋果與 WPC 有高度合作默契,積極搶先部署下一世代標準。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新 MagSafe 充電器支援 Qi 2.2,目前仍未有任何蘋果 iPhone 能夠支援支援 Qi 2.1 和 Qi 2.2 技術,從 NCC 認證資料中也能看出,該款新充電器可相容自 iPhone 11 至 iPhone 16 的多款機型,但在老機種上無法解鎖完整充電速度,主因在於其內部缺乏能對應高速充電的電源管理晶片(類似三星 PMIC)。

iPhone 17系列將支援Qi 2.2技術實現50W快充

目前蘋果尚未正式對外公布這兩款全新 MagSafe 充電器,通常出現在 NCC 認證資料庫,代表離上市時間已經不遠。

外界普遍預期,蘋果將於 9 月秋季發表會推出新一代 iPhone 17 系列,屆時新款 MagSafe 充電器與 Qi 2.2 標準會共同亮相,屆時支援 50W 無線充電技術將成為這次新機最大亮點。

若新款支援 Qi 2.2 的 MagSafe 充電器正式上市,不只代表蘋果在無線充電領域持續領先,更可能對整個產業造成示範效應,成為未來各大品牌無線充電設計的共同標準。

高功率輸出、更智慧的調整機制、以及優異的相容性,意味著這波新技術不僅適用於蘋果生態系,也為 Android 陣營帶來新一波升級。

後續各大配件品牌也將準備積極布局 Qi 2.2 標準的產品,預估年底前,也將見到新一輪 MagSafe 無線充電設備的問世,至於 iPhone 是否能真正解鎖 Qi 2.2 所提供的 50W 無線快充,也將考驗蘋果對充電技術的取捨。

 

 

資料來源:https://mrmad.com.tw/iphone-17-50w-qi22-magsafe-wireless-charging-ncc

無線充電 iPhone 17 Qi2.2 MagSafe

蘋果 iPhone 17 改名 iPhone 2025 真相

隨著蘋果年度開發者大會 WWDC 2025 即將於台灣時間6月10日凌晨1點揭幕,近期也傳出蘋果將旗下作業系統統一改用年份命名法,外界也對今年新品 iPhone 17 系列命名感到好奇,甚至有網路傳言指出iPhone 17或將更名為「iPhone 2025」,也瞬間引發網友熱議。

iPhone 17命名傳言背後:數字還是年份?
據悉蘋果今年會將iOS、macOS、watchOS等系統版本號碼改成與年份命名法,如iOS 26、macOS 26、watchOS 26、tvOS 26等,這種命名方式將使產品更具年度識別度,也讓某些網友異想天開猜測,蘋果也會將iPhone 17改名稱為iPhone 2025,嘗試以全新策略刷新品牌形象。

《彭博社》知名科技記者Mark Gurman公開反駁此說法,認為iPhone改成年份命名的可能性不大。

他指出,iPhone作為蘋果最核心、最具品牌資產的產品,消費者對iPhone傳統數字命名已習以為常,若是改成 iPhone 2025,恐讓舊款機型顯得過於陳舊,甚至影響購買意願。

就連蘋果官網仍在銷售2023年推出的iPhone 15,若名稱也直接稱作 iPhone 2023,原有消費者的心態也會受到重大負面影響,更會打亂產品週期排列特色,也容易造成混亂。

揭開蘋果命名策略與用意

至於為何要在 2025 年將所有系統改成年度?到底背後有什麼用意,Gurman認為主要是蘋果為了轉移外界關注焦點所採取的最新策略。

近年來,蘋果主打的AI智慧功能Apple Intelligence進展緩慢,面對Google、OpenAI及微軟等競爭者顯得相對落後,希望借由系統版本命名的改變,營造出重大革新與進步的氛圍,有助於淡化自家AI發展上的劣勢,就能成功轉移焦點。

目前整體來看,iPhone 17不會改名為iPhone 2025,iPhone系列仍將維持傳統數字命名,蘋果在WWDC 2025預計將以作業系統的命名調整與新功能亮相,為市場注入新話題與期待。

 

 

資料來源:https://mrmad.com.tw/iphone-17-renamed-iphone-2025-apple-wealth-secret

蘋果 Apple iPhone 17 iPhone iPhone 2025

蘋果提前開發iOS 19等新系統,是替2025年新iPhone17而準備?

根據《彭博社》記者 Mark Gurman 最新報導指出,蘋果已經開始為2025年推出的主要作業系統進行研發,包括iOS 19、macOS 16、watchOS 12和visionOS 3,開發代號分別為「Luck」、「Cheer」、「Nepali」和「Discovery」。

就算iOS 18才剛在今年6月的WWDC 2024上發表,蘋果一向以超前部署聞名,都會提早為新版作業系統做好準備,不過今年可算是出乎意料,提前一年替新系統進行開發,那麼蘋果提前開發 iOS 19 等新系統,到底是為何呢?

據 Gurrman 表示,蘋果提前開發啟動新版 iOS 19、macOS 16、watchOS 12 和 visionOS 3 系統開發算是符合正常時間表,另一個原因也是為了替 2025 年新產品而提前準備策略,需要在新款 iPhone、iPad 等新設備上測試,以便與新款設備能同步上市和確保功能正常運作。

有關 iOS 19 的具體新功能尚未有相關消息,不過從目前蘋果將在明年推出的 iPhone 17 ,當前也有不少消息傳聞,包括 iPhone 17 Pro 系列將率先搭載螢幕下 Face ID 臉部技術,進一步提升全螢幕 iPhone 設計,將成為首款擁有螢幕下 Face ID iPhone 機種,就需配合 iOS 19 系統進行硬體測試與優化,才能確保 iPhone 在解鎖辨識能保持正常。

同時 Gurman 也表示,Apple Vision Pro 頭戴設備會在 visionOS 3 新系統中,首度引入 Apple AI「Apple Intelligence」功能。

報導也指出,蘋果也打算推出類似「Apple Intelligence+」付費方案,就如同iCloud類似,能夠讓獨特人工智慧功能採用訂閱制收費。

 

 

資料來源:https://mrmad.com.tw/apple-develops-new-ios-19-system-early

iOS iPhone 17 iOS 19

iPhone 17 Pro Max 實機照現身,外觀四大亮點和保護殼揭秘

蘋果(Apple)今年將推出的iPhone 17系列手機陣容已逐漸明朗,其中最受矚目的超薄機型iPhone 17 Air(或稱iPhone 17 Slim)以及升級相機模組的iPhone 17 Pro和iPhone 17 Pro Max,將為我們帶來全新的視覺體驗。

近日知名爆料大神Majin Bu在社群平台上曝光了iPhone 17 Pro Max的實機影片,顯示這款旗艦機型的厚度將比現行iPhone 16 Pro Max更加厚實,同時背面造型也明顯不同。

從Majin Bu分享的33秒實機上手影片中可以看到,iPhone 17 Pro Max從各個角度展現外觀設計,依舊維持三鏡頭配置,但仔細觀察可發現其圓角設計與iPhone 16 Pro Max略有不同,整體外觀稍微更剛硬。

最獨特在於 iPhone 17 Pro Max 相機模組有明顯重大變化,就如先前爆料消息所述,蘋果將替 iPhone 17 Pro 系列相機模組採用了長條型設計,直接延伸到整個背面頂端,就類似Google Pixel 9相機模組設計,如今這造型大致已經能夠確定。

如果將 iPhone 17 Pro Max 和 iPhone 16 Pro Max 相比較,更能發現這次相機模組設計也更平穩,不像是之前集中在左上角,沒裝保護殼情況下,會導致放桌面容易出現翹翹板情形。

在厚度方面,iPhone 17 Pro Max的機身厚度預計將達到8.725mm,如果肉眼來看,相較於當前iPhone 16 Pro Max的8.25mm明顯更厚些,會導致這樣變動,主要是為了容納更大容量的電池以及整合全新均熱板散熱系統,以提升續航力和散熱效能。

在相機規格部分,iPhone 17 Pro和Pro Max預計將搭載相同的前後鏡頭模組,包括48MP主鏡頭(1/1.3吋感光元件)、48MP超廣角鏡頭,以及提供5倍光學變焦的48MP望遠鏡頭,前鏡頭也將從現行的12MP升級至24MP。

基本上 iPhone 17 Pro Max 除了鏡頭模組相較有明顯大變化外,這次機身側邊和底部開孔射擊也大多維持一致設計,瘋先生也額外發現 iPhone 17 Pro Max 頂部麥克風聽筒,似乎比起iPhone 16 Pro Max 聽筒更長。

這次Majin Bu也同步展示四款iPhone 17系列裝上保護殼樣貌,能夠發現最明顯變化還是集中在於 iPhone 17 Air 和 iPhone 17 Pro系列,這次保護殼廠商也針對全新外觀推出不同造型設計,以及鏡頭貼配件。

值得注意的是,蘋果將取消iPhone 17 Plus機型並改以iPhone 17 Air取代,將會形成iPhone 17、iPhone 17 Air、iPhone 17 Pro和iPhone 17 Pro Max四機型陣容,詳細可參考之前瘋先生所製作的外觀設計爆料影片。

 

 

資料來源:https://mrmad.com.tw/new-apple-iphone-17-pro-max-leaked-photos-design

iPhone 17 Pro Max iPhone 17 iPhone 17 Air iPhone 17 Slim iPhone 17 Pro iPhone Apple

傳iPhone 17 Air輕薄機身有望搭載A19晶片

當今手機大戰下,除了功能多樣化、搭載AI,今年主要較勁的新興項目想必就是主打「輕薄」,而蘋果新一代iPhone 17系列據傳將推出超薄版本「iPhone 17 Air」,有望搭載最新A19晶片與12GB記憶體,以輕巧機身挑戰三星Galaxy S25 Edge。

據外媒CNET報導指出,iPhone 17 Air厚度僅5.5毫米,重量約145克,螢幕尺寸6.6吋,並可能在今年9月秋季發表會亮相。

雖相機功能可能較Pro機型有所縮減,但前置鏡頭將升級至2400萬畫素,續航力也有望因矽陽極電池技術提升。

蘋果iPhone 17系列即將於今年秋季發表,最新傳聞聚焦於其中的超薄版本「iPhone 17 Air」,也有消息稱其可能被命名為「iPhone Slim」。

該機將搭載蘋果最新的A19晶片,預計會配備12GB記憶體,性能媲美Pro機型,基礎款則維持使用A18晶片與8GB記憶體。

面對三星Galaxy S25 Edge的強勢競爭,蘋果力求在輕薄設計與高性能間取得平衡。

據彭博社報導,iPhone 17 Air厚度僅5.5毫米,遠薄於iPhone 16 Pro的8.25毫米,重量約145克,僅略重於iPhone 13 mini,為蘋果歷來最輕薄的iPhone之一。

螢幕尺寸為6.6吋,介於iPhone 16 Plus(6.7吋)與iPhone 16 Pro(6.3吋)之間,是否搭載Pro Motion高刷新率螢幕尚未明朗。

相機部分,iPhone 17 Air可能只配備單鏡頭設計,與目前售價較低的iPhone 16E相似,缺少超廣角與5倍望遠鏡頭,這是為了配合超薄機身所做的取捨。

不過前置自拍鏡頭將升級至2400萬畫素,提升自拍畫質。

續航力方面,雖然機身變薄通常意味著電池容量縮小,但外媒報導指出,iPhone 17 Air將首度採用矽陽極電池技術,提升電池能量密度,實際容量有望比標稱的2800mAh增加15%至20%,延長使用時間。

提及價格,傳聞iPhone 17 Air售價約900美元,與現有Plus系列相近,但因美中貿易關稅壓力,蘋果可能調漲整體iPhone價格。

蘋果已將部分生產線移至印度以避稅,但美國政府施壓要求將生產回流美國,未來價格走勢仍具不確定性。

蘋果分析師郭明錤與Jeff Pu均指出,iPhone 17 Air將是Plus系列的替代品,而非Pro系列的升級版本。

該機將搭載新金屬鏡頭技術,縮小Face ID感測器與動態島尺寸,並配備超窄邊框與專屬相機控制按鈕,強調輕薄與操作便利。

儘管目前消息多為傳聞,蘋果新機的最終規格仍待官方正式公布。

市場期待這款兼具輕薄設計與強大性能的iPhone 17 Air,能為用戶帶來嶄新體驗。

 

 

資料來源:https://www.technice.com.tw/techmanage/3c/175482/

iPhone 17 Air iPhone 17